近年来,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,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已难以满足电网快速发展的需求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(国网)积极引入智能化技术,推动电力巡检向自动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,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,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维效率和安全性。
截至目前,国网在运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共计5094台。其中,3034台室外轮式机器人已在国网所有27家省公司广泛应用,主要负责室外变电站的设备巡检任务;2060台室内轨道巡检机器人则主要在国网北京、浙江电力等20多家省公司应用,用于室内设备的精细化巡检。这些智能巡检机器人具备多种优势,如移动速度快、适应复杂地形、定位精准等,能够有效应对不同场景下的巡检需求。例如,轮式机器人适合平坦地面,可搭载多种传感器进行常规巡检;轨道式机器人则适用于室内高精度定位任务,常用于高压设备等关键区域的巡检。
除了智能巡检机器人,国网还广泛采用了无人机、服务机器人以及AI机器人等多种智能设备,形成了全方位的智能巡检体系。例如,在500千伏哈南变电站,无人机和机器人协同作业,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高效巡检。无人机通过精准定位技术,对变电站的高抗区、开关区等关键区域进行“扫描式”巡检,而室内轨道机器人则负责设备的详细巡视和数据抄录。此外,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还上线了“柔直换流站AI智检管家”,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重点设备的运检水平。这些智能设备的协同作业,不仅提高了巡检效率,还减少了人工巡检的风险,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